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体物中总汞含量的测定方法,即电热—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固体样品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otal Mercury in Solid Matter - Electrothermal Zeeman Effect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820-2016固体物中总汞含量的测定 电热-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项专门用于测定固体样品中总汞含量的标准。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废弃物、土壤等固体物质中总汞含量的测定。这意味着该方法主要针对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对于固体废弃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汞含量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试剂和材料要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所使用的化学试剂需为分析纯及以上级别,并且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一级水的要求。这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参数设置:对于电热原子化器,要求其温度能够精确控制在800℃至900℃之间。同时指出,为了减少背景干扰,在采用塞曼效应校正时,磁场强度应当设定为1.2特斯拉(T)。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测量精度与稳定性。
样品制备步骤说明:首先需要将采集回来的固体样品经过破碎、研磨处理使其粒度小于0.15毫米。接着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高氯酸或硝酸来分解有机质并释放出待测元素汞。最后通过适当的稀释手段调整溶液浓度以便于后续检测操作。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在每次正式测定前都必须使用标准参考物质对仪器性能进行校准验证。此外还建议平行样间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以体现方法重现性的良好状况。
总结来说,《DB44/T 1820-2016》提供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操作流程来完成固体物中总汞含量的定量分析任务。它不仅涵盖了从样品预处理到数据分析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特别强调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从而保障了整个测定过程的科学合理及结果的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