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博斯腾湖景区解说词的基本要求、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编制方法及实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博斯腾湖景区的解说词编写和服务,其他类似景区可参照执行。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terpretation Scripts of Bosten Lake Scenic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939-2016博斯腾湖景区解说词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博斯腾湖景区的解说词编写和使用,确保解说内容科学、准确、生动且具有吸引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博斯腾湖景区内各类解说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导游讲解、标识牌文字说明等。这意味着无论是面向游客提供的口头讲解还是书面材料,都需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 解说词:指用于向公众传达关于博斯腾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信息的文字或语音内容。
- 科学性原则:要求解说内容基于科学研究成果,避免出现未经证实的说法。
- 趣味性原则:强调通过故事化叙述等方式提高游客的兴趣度。
3. 基本要求:
- 解说词应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博斯腾湖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独特魅力。
- 内容应当尊重历史事实,不得虚构或歪曲历史事件。
- 鼓励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专业性强的知识点。
4. 具体内容要求:
- 自然地理部分:需详细介绍博斯腾湖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生态环境特点;例如,“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东部边缘,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积达992平方公里。”
- 历史文化部分:讲述与博斯腾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事迹;比如,“早在汉代时期,这里就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节点,许多商队在此停留休整。”
- 民俗风情部分:展示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如“每年夏季,周边地区会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5. 格式与风格:
- 文字简洁明了,段落分明;
- 使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为主;
- 可适当加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6. 审核机制:所有解说词在正式发布前必须经过相关领域专家审定,并由景区管理部门备案存档,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准确性。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65/T 3939-2016博斯腾湖景区解说词规范》不仅为景区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南,也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丰富而真实的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