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族民俗礼仪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蒙古族民俗礼仪的研究、传承、教育及相关活动。
Title:Mongolian Traditional Custom Etiquette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Z74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067-2016《蒙古族民俗礼仪术语》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蒙古族传统民俗礼仪中的专业术语。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哈达:指在蒙古族礼仪中用于敬献或赠送的长条形织物。哈达的颜色和图案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白色哈达象征纯洁与祝福。
2. 那达慕: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大型群众性节日活动,主要包含赛马、摔跤、射箭等体育竞赛项目。该活动不仅是娱乐形式,也是加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3. 安代舞:一种集体舞蹈形式,起源于库伦旗,常用于庆祝丰收或其他喜庆场合。通过这种舞蹈可以表达喜悦之情,并传承民族文化。
4. 祭敖包:指每年春夏之际举行的祭祀仪式,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参与者围绕敖包顺时针方向行走并献上供品。
5. 白事:即丧葬相关事务,在处理过程中有许多讲究,比如忌讳穿鲜艳衣服、避免大声喧哗等,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6. 红事:泛指婚嫁类事件,从提亲到婚礼期间都有一套完整的礼节流程,包括男方送聘礼、女方准备嫁妆等内容。
7. 茶道: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奶茶制作方法独特且富有仪式感。按照标准要求,制作时需选用新鲜牛奶与优质砖茶共同熬制而成。
8. 敬酒礼:作为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敬酒时必须双手捧杯并将酒杯举至额头高度表示诚意。
以上仅是部分核心内容概览,整部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规定,对于深入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