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容器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杉木大径材苗木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Chinese Fi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杉木大径材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36/T 422-2016)是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杉木大径材苗木的培育过程。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规程明确指出,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方。具体要求包括:
- 土壤条件:土层厚度需达到50厘米以上,pH值应在5.5至7.0之间。
- 环境因素:避免选择靠近工业区或交通繁忙区域,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准备工作:在播种前要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2. 播种育苗
对于播种育苗部分,规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种子处理:使用质量合格的杉木种子,播种前需经过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具体日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 播种密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00粒左右。
3.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规程对此有明确规定: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幼苗阶段,需特别注意浇水频率和量。
- 施肥管理:定期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 病虫害防治: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4. 移植定植
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时,就需要进行移植定植工作:
- 起苗时间:通常在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
- 运输保存:起苗后要及时运往目的地并妥善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造成损伤。
- 定植方法: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行距和株距挖坑栽种,填土压实后浇透水。
通过遵循上述规程中的各项细则,可以有效提高杉木大径材苗木的质量与成活率,为后续造林奠定坚实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