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麻黄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木麻黄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suarina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401-2016 木麻黄育苗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地方标准,对木麻黄的育苗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规程指出,种子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采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0月。种子采集后需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含水量低于8%。种子处理时要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或福尔马林溶液喷洒。
二、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需要对苗床进行整地,要求土壤疏松、平整,床面宽度为1米左右,长度视地形而定。床面要施足基肥,通常每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5公斤。同时要设置好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三、播种方法
播种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控制在1-2厘米,播后覆土并压实。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50克。播种后要覆盖稻草或其他遮盖物,保持土壤湿润。
四、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并进行间苗,保证苗木分布均匀。幼苗期间要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苗木状况。
五、苗木出圃
当苗木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且主根长度超过15厘米时即可出圃。起苗时要尽量保护苗木根系完整,减少机械损伤。苗木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湿和通风,避免长时间暴晒。
六、附录内容
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田间试验数据和技术参数表,包括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木生长指标对比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对从事木麻黄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