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技术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gineering Surve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39-2016《工程测量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各类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控制测量
条文指出,平面控制网应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或交会法定点。高程控制网宜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解读时强调,选择控制测量方法时需考虑地形条件、精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例如,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卫星定位可能更适用;而在山区,则导线测量可能更具优势。
2. 地形图测绘
规定地形图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应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需要。具体要求包括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5mm,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3。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测绘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数据精确性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求。
3. 建筑物变形观测
对于建筑物变形观测,规程明确要求观测点布设要合理且稳定,观测周期和频率要根据变形特征确定。同时,观测成果应进行平差处理并分析变形趋势。这一条文提醒从业者,在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时,不仅要关注测量技术本身,还需要结合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4. 地下管线探测
地下管线探测需采用仪器探测与开挖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并记录管线属性信息。特别提到金属管线可采用电磁法探测,非金属管线则推荐使用探地雷达。此条文突出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复杂的城市地下环境中,单一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5. 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应全面反映工程的实际状况,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尺寸、标高等,并绘制竣工总平面图。强调竣工测量不仅是对施工过程的总结,更是后续运营维护的基础资料。因此,测量工作必须细致严谨,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以上条文反映了DB11/T 339-2016规程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要点,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