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现场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Reinforcement Cover Thickness and Bar Diame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65-2016《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检测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的现场检测。不适用于处于高湿度、高温或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检测。
2. 检测方法
规程推荐使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该方法通过检测混凝土表面磁场的变化来判断钢筋的位置和直径。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探头和仪器参数。
3. 检测前准备
在检测前,需要对被检测构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清洁、干燥。同时,应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对于特殊构件,如带有饰面层的构件,需提前去除饰面层以保证检测准确性。
4.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时,探头移动速度应保持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数据失真。每个测点至少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当发现异常数据时,应立即复测并记录原因。
5. 结果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一般为±5mm,具体数值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钢筋直径的检测误差不应超过±1mm。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扩大检测范围,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进一步验证。
6. 安全措施
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在电力设施附近作业时,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防止仪器误触带电设备引发事故。
以上是对DB11/T 365-2016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在具体应用时,还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