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编制程序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地名规划的编制工作。
Title:Compilation Standard for Place Name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62-2016地名规划编制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地名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要求,对于加强地名管理、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4.1条 地名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这一条明确了地名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尊重历史、体现文化特色、方便群众使用、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等。例如,“尊重历史”意味着在新地名命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渊源,避免随意更改已有地名。而“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则要求地名规划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地名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一致。
第5.2条 地名分类及命名指引
本条对地名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各类地名的命名指引。如居住区名称应体现人文精神,可采用寓意美好、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道路名称则宜反映地域特征或历史沿革。具体来说,居住区可以命名为“书香苑”、“绿荫里”,而道路可以命名为“长安街”、“广安路”。
第6.3条 地名标志设置规范
此条规定了地名标志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内容要求。要求地名标志应当醒目、牢固、美观,且文字书写规范。例如,地名标志上的汉字应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同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此外,标志设置还应考虑到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便于残障人士识别。
第7.4条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强调了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制度。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防止因城市建设等原因被废弃或更名。同时鼓励通过设立纪念碑、出版书籍等形式来记录和宣传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以上是对《DB11/T 1362-2016地名规划编制标准》中部分内容的解读,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