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中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的技术要求、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涉及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的相关设备和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ecurity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6: Detection and Disposal of Weapons and Explosive Haz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46.6-201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6部分: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武器和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般规定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等场所的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工作。
2. 基本原则:
- 预防为主:通过设置合理的安全检查设施,提前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快速响应:一旦发现可疑物品或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 依法依规:所有操作均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检测设备配置
3. 金属探测门:
- 应具备灵敏度调节功能,并能有效识别不同材质的金属物体。
- 安装位置需确保人流顺畅且不影响正常通行。
4. X射线安检机:
- 必须能够穿透常见行李包,并清晰显示内部结构。
- 配备图像存储与回放功能,便于后续核查。
5. 手持式金属探测器:
- 用于补充固定式金属探测门未能覆盖区域的检查。
-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
检查流程
6. 进站安检:
- 所有乘客及其携带物品均需接受安全检查。
- 对于拒绝配合检查者,车站有权拒绝其进入车站区域。
7. 异常情况处理:
- 发现疑似违禁品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通知现场负责人。
- 确认为危险品后,由专业人员妥善处置,并做好记录。
8. 定期维护保养:
- 各类检测设备应按照制造商建议周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 维护记录应当完整保存至少两年。
培训与演练
9. 员工培训:
- 新入职员工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使用、应急处置等知识。
- 在职员工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复训。
10. 应急演练:
- 车站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
- 演练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与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执行标准要求,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