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医疗机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的评价要求,包括基本要求、计量管理要求、服务要求及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医疗机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的创建与评价。
Title: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Integrity Metrology Demonstration Unit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611-2016《医疗机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动医疗机构提升计量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权益。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计量管理制度建设
该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并实施计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计量职责;定期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员工熟悉相关法规要求。同时需建立健全计量器具台账,对所有在用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编号、分类登记,并定期更新维护记录。
二、计量器具管理
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配备合格的计量器具,并确保其准确可靠。具体而言,需要定期检定或校准所有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保证其量值溯源至国家基准。对于损坏或超期未检的计量器具,不得继续使用,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诚信计量行为规范
医疗机构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这包括如实告知患者有关诊疗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信息,不得故意使用不合格或者未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欺骗消费者。此外还要求医疗机构公开承诺遵守计量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
四、投诉处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必须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计量方面的投诉举报。一旦接到投诉,应当立即调查核实情况,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给投诉人。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过错行为,则要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五、持续改进与考核评估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内部自查自纠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同时也可以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来进行外部审核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所在。只有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才能真正成为行业标杆企业。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2611-2016《医疗机构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评价要求》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