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旅行社在文明旅游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培训教育、宣传引导、投诉处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旅行社开展文明旅游相关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Civilized Tourism Work of Travel Agen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600-2016 旅行社文明旅游工作指南》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中的文明旅游行为。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第3章 基本要求
3.1 文明旅游理念的树立
旅行社应将文明旅游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这意味着旅行社不仅要关注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应当注重游客的行为教育和引导,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在旅行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公民素质。
解读:
旅行社作为旅游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员工的态度和服务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因此,旅行社需要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强化全体员工对于文明旅游的认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向游客传达文明出行的重要性。例如,在行前说明会上强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文化习俗等内容。
3.2 制定文明旅游规章制度
旅行社需建立健全与文明旅游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导游人员行为准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
解读:
规章制度是保障文明旅游顺利实施的基础。旅行社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导游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责任义务。同时,这些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和监督。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游客关于不文明行为的反馈。
第4章 行前准备
4.1 提供充分的信息咨询
旅行社有责任向游客提供详尽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
解读:
充分的信息咨询可以帮助游客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因无知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旅行社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宣传手册等形式发布相关信息,也可以利用电话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答疑问。此外,还应注意提醒游客携带必要的物品,如防晒霜、转换插头等。
4.2 签订合同并明确责任
旅行社应与游客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有关文明旅游方面的内容。
解读:
合同不仅是法律上的保障,也是双方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合同中加入文明旅游的相关条款,能够有效约束游客的行为。例如,可以规定游客不得随意丢弃垃圾,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等。同时,也要告知游客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的后果。
第5章 旅行过程中的管理
5.1 导游的职责
导游是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承担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善于观察游客情绪变化,适时给予指导。
解读:
导游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他们要带领游客游览景点,讲解历史背景等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时刻留意游客的行为举止,发现不妥之处立即制止。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导游还需迅速反应,妥善处置。因此,旅行社必须选拔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导游职务,并对其进行持续的专业培训。
5.2 安全保障措施
旅行社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解读:
安全保障始终是旅行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包括但不限于安排合理的行程安排,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方,配备足够的急救药品等。特别是在境外旅游时,更要注意了解目的地的安全形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另外,旅行社还应该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一层的保护。
第6章 后续跟进
6.1 收集反馈意见
每次旅行结束后,旅行社应及时收集游客的意见建议,用于改进服务质量。
解读:
收集反馈意见有助于旅行社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旅行社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获取信息,重点关注游客对文明旅游相关环节的看法。对于提出的问题或建议,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6.2 总结经验教训
旅行社应对每次旅行进行全面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解读:
总结经验教训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对以往案例的研究,旅行社可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监督机制,促使企业始终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总之,《DB34/T 2600-2016 旅行社文明旅游工作指南》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文明旅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