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白蛾飞机防治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准备、防治作业、防治效果检查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美国白蛾的飞机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erial Control of American White Moth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91-2016《美国白蛾飞机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美国白蛾飞机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飞机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低空作业的小型固定翼飞机,如运五或农二飞机。这些机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操作成本。在飞行前,需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喷洒设备应无泄漏且工作正常。
2. 药剂选择与配制
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农药,如Bt(苏云金杆菌)制剂。药剂的浓度和用量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并且在配制过程中要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药效。此外,还需注意药剂的储存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3. 防治区域划分
根据地形地貌和林木分布情况,将防治区域划分为若干作业单元。每个单元面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精确控制喷洒范围和剂量。同时,在边界处设置明显的标志物,防止误喷或漏喷现象发生。
4. 飞行高度与速度
飞机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30至50米之间,飞行速度保持在80至120公里/小时范围内。这样的参数设置既能保证药液均匀覆盖目标区域,又能减少药液漂移损失。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控实际飞行轨迹,及时调整航向和高度。
5. 安全措施
在整个防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划定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随行监督;定期检查设备状况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4/T 2591-2016中的核心要点,对于实施有效的美国白蛾飞机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