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墨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品种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接种、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墨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品种组培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Production of Hybrid Varieties of Cymbidium sinense and Cymbidium hybrid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88-2015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墨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品种组培苗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内容解读:
关于环境条件,生产场地需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设施,温度保持在18℃至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到90%,光照强度建议维持在20000到40000勒克斯。这些参数确保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
培养基质方面,推荐使用MS基本培养基,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琼脂粉,并根据需要调整pH值至5.8左右。这样的配方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植株健康发育。
在接种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包括对工作台、工具以及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同时,选择健壮的外植体材料至关重要,通常选用未完全展开的心叶作为初始材料。
对于继代增殖环节,初次接种密度以每瓶1至3个芽为宜,后续继代周期一般设定为20至30天一次。通过适当调节激素配比及浓度,可以有效提高增殖率并减少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几率。
生根阶段则应降低细胞分裂素水平,增加吲哚丁酸或萘乙酸等促进生根物质的比例。当幼苗长出3厘米以上且根系发达时即可转入炼苗程序。
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培养容器内水分状况,及时补充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防止脱水情况出现。同时要密切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以上就是该标准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