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机(桩)标识编码的原则、组成结构及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电动汽车充电机(桩)的标识编码设计、应用与管理。
Title:Coding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Machines (P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62-2015《电动汽车充电机(桩)标识编码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电动汽车充电机(桩)的标识编码。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生产和使用的电动汽车充电机(桩),规定了其标识编码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术语和定义:
- 充电机(桩):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
- 标识编码:用于唯一识别充电机(桩)的一组字符或符号。
3. 编码规则:
- 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 编码长度一般为12位数字,前两位表示地区代码,中间四位表示年份,后六位为序列号。
4. 编码结构:
- 地区代码: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01代表广州市,02代表深圳市。
- 年份:四位数字表示生产年份。
- 序列号:六位数字,用于区分同一年份同一地区的不同设备。
5. 标识方式:
- 标识应清晰、持久且易于识别。
- 可通过铭牌、标签或其他永久性标记形式呈现。
6. 检查与验证:
- 制造商应对每个充电机(桩)进行编码检查,确保无重复。
- 使用单位在安装前也需核对编码信息。
7. 维护与更新:
- 当充电机(桩)发生重大维修或更换部件时,需重新核对编码。
- 编码信息应及时更新至相关管理系统中。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保障充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各相关方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