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活海蟹运输的技术要求、包装方法、运输条件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鲜活海蟹从捕捞地到销售地的运输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nsportation of Live Sea Cra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活动物运输技术规范》(DB44/T 1745-2015)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专门用于指导鲜活海蟹的运输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温度控制:标准明确指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10℃至15℃之间。这一范围能够有效减少海蟹的新陈代谢速率,降低耗氧量,同时避免因过低或过高温度导致的应激反应。实际操作时,需配备可靠的制冷设备,并定期监测水温变化。
2. 水质管理:要求运输用水必须清澈无污染,pH值维持在7.8到8.6之间。为了保证水质稳定,建议使用经过滤处理的海水或者人工配制的盐水,并且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新鲜水源。此外,还应注意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mg/L,可通过增氧泵等装置来实现。
3. 密度控制:根据标准规定,每立方米水中最多只能容纳不超过20公斤的成年海蟹。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个体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相互挤压造成伤害。特别是在长途运输情况下,更应该适当降低装载密度以提高存活率。
4. 装载方式:强调采用专用容器进行分层堆放,各层之间留有间隙以便通风散热。同时,还需采取防滑措施,比如铺设软垫材料,以防碰撞损伤外壳。对于长距离运输而言,最好将容器固定于车厢内,避免剧烈颠簸影响内部环境稳定性。
5. 应急准备:在运输途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超标、缺氧报警等),必须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例如开启备用电源启动额外的冷却系统或紧急供氧设施。同时也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出发时间、到达地点、中途检查结果等内容,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对DB44/T 1745-2015部分核心内容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