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河人工鱼巢的选址、设计、制作、投放、监测与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江河人工鱼巢的建设与管理,以保护和恢复江河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
Title: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Fish Nest in Riv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37-2015《江河人工鱼巢实施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设置人工鱼巢来改善鱼类栖息环境、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以下对其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的人工鱼巢建设。其中“人工鱼巢”被定义为人为设置的供鱼类产卵繁殖使用的结构体。这一定义明确了人工鱼巢的功能定位和适用场景。
二、选址要求
标准指出人工鱼巢应选择在水流平缓、水质清洁、水深适宜且有天然产卵场分布的区域。例如规定水深应在0.5-2米之间,流速不超过0.8米/秒。这些参数的选择充分考虑了鱼类产卵繁殖的基本需求。
三、材料选择
推荐使用竹排、网片等环保型材料作为人工鱼巢的构建材料。材料需经过防腐处理以确保其耐用性。同时强调不得使用可能污染水体的化学合成材料,体现了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
四、结构设计
人工鱼巢的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长度不小于3米,宽度不少于1米,间距保持在1.5-2米之间。每个鱼巢单元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以适应水流变化。这样的设计既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鱼类产卵,又能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五、施工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人工鱼巢的安装步骤,包括基础固定、单元连接以及最终定位等环节。特别强调要采用无损水体的方式进行施工,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同时要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为期一周的试运行观察,确保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性。
六、维护管理
提出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包括清除杂物、检查结构完整性等。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护频率。此外还强调要做好日常监测记录,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
七、效果评估
明确规定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繁殖成功率等多个维度。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效果评估工作,并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备案。这有助于及时掌握人工鱼巢的实际应用成效,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八、安全保障
特别强调了施工及运维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人员防护装备佩戴、操作规程遵守等方面。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确保各项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九、附录内容
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参考图纸等技术资料,便于实际操作中参考使用。这些补充说明进一步增强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江河人工鱼巢实施规范》从选址到维护管理各个环节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广东省内人工鱼巢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