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条件控制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扩繁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Free Filamentous Bodies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31-2015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的术语和定义、材料与方法、操作步骤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扩繁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
1. 自由丝状体:指坛紫菜在生活史中处于丝状体阶段的一种形态。
2. 扩繁:指通过人工手段增加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数量。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选择:应选用健康无病害的坛紫菜作为种质资源,确保其生长活力强。
2. 培养基制备:培养基需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通常包括氮源、磷源、钾源等成分,并且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使用。
3. 温度控制: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0℃-25℃之间,在此范围内可促进其快速繁殖。
四、操作步骤
1. 接种:将选好的坛紫菜种苗放入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中,每瓶接种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2. 光照管理:坛紫菜自由丝状体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但也要避免强光直射导致藻体受损。
3. 换水: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新鲜的培养液,以保证营养物质充足并及时排除代谢废物。
4. 定期检查:定期观察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五、质量控制
1. 数量检测:通过显微镜计数等方式定期监测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数量变化情况。
2. 生物学特性评估:除了数量之外还需要对其生物学特性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环境因子监控:注意记录影响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案。
以上就是对《DB44/T 1731-2015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扩繁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