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场址选择、布局与设施、引种、饲养管理、饲料与兽药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及记录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生猪养殖场的标准化养殖。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Pig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259-2016《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猪的标准化养殖过程。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布局
- 要求: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主要交通干线至少500米以上。
- 解读: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合理的选址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并保护生态环境。
2. 设施设备
- 要求:必须配备完善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粪污处理设施,并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 解读: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基础。供水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保障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粪污处理设施则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问题,需定期维护以防止环境污染。
3. 饲养管理
- 要求:
- 种猪群应按照不同生长阶段分群饲养;
- 每头成年母猪所需最小活动空间为1.8平方米;
- 饲料中不得添加任何违禁药物添加剂。
- 解读: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能够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产品质量。适当的空间安排有利于个体间竞争减少,从而降低应激反应发生概率。此外,严格控制饲料成分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4. 疫病防控
- 要求: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 解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应对动物疫病的有效策略。通过科学制定免疫计划,可以有效增强群体免疫力;而快速响应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遏制疫情扩散,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5. 废弃物处理
- 要求:采用干清粪工艺收集排泄物,经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污水需经过厌氧消化处理达标排放。
- 解读:资源化利用废弃物不仅能够减轻环境污染压力,还能创造额外收益。干清粪方法相比传统水冲式更能节约水资源;而厌氧发酵技术则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或优质土壤改良剂,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综上所述,《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为推动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遵循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