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胆木扦插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范围内胆木扦插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Daman Cuttings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390-2016胆木扦插苗生产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胆木扦插苗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指出胆木扦插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块。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条件确保了胆木扦插苗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关于插穗采集与处理,标准要求插穗应当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母树年龄宜为5至10年生。插穗长度控制在15至20厘米之间,直径约为0.5至1.0厘米。采集后的插穗需要及时剪去叶片,并进行消毒处理,通常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至15分钟。
在扦插管理上,标准建议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准备好的苗床中,插穗入土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2/3。插后要浇透水并覆盖薄膜保湿,保持棚内温度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湿度维持在80%以上。同时,定期检查插穗发芽情况,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另外,标准还强调了施肥管理的重要性。在幼苗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进入速生期后,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提高苗木抗逆性。每次施肥前要先松土除草,避免肥料浪费和病害发生。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胆木扦插苗的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造林提供优质的种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