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郁金种茎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温郁金种茎的生产、检验和流通。
Title:DB46T 388-2016 Wenyujin Rhizom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温郁金种茎》(DB46/T 388-2016)是海南省地方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温郁金种茎的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温郁金种茎是指用于种植的温郁金地下茎段。这一定义强调了种茎作为繁殖材料的本质,为后续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质量要求
在质量要求部分,标准提出了多个关键指标,包括外观、规格尺寸、水分含量、病虫害情况等。例如,外观应无机械损伤、无霉变、无腐烂,且色泽正常;规格尺寸要求种茎长度不得小于5厘米,直径不得小于0.5厘米。这些具体数值设定有助于生产者在选种时有明确的标准可依,确保种茎的质量。
检验方法
对于水分含量的检测,标准推荐使用烘干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取样后称重,然后放入烘箱中以105℃烘干至恒重,再次称重计算水分损失比例。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种茎的实际含水量,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储存条件。
检验规则
标准规定了抽样方法,即从每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测。如果初次抽检不合格,则需加倍取样复检。这种双层检验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的误判,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关于标志,标准要求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等内容。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以保护种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避免剧烈震动造成种茎受损。贮存环境则需要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并定期检查种茎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以上是对《温郁金种茎》(DB46/T 388-2016)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更好地保障温郁金种茎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