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巴戟天插穗与扦插苗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巴戟天插穗与扦插苗的生产、检验及流通。
Title:Bajitian Cuttings and Cuttings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383-2016《巴戟天 插穗与扦插苗》是海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巴戟天插穗和扦插苗的相关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乐东县、琼海市等地区生产的巴戟天插穗及扦插苗。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确保了技术措施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适宜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插穗”、“扦插苗”进行了定义。插穗是指从母株上剪取用于繁殖的枝条部分;扦插苗则是指通过扦插繁殖方式培育出的幼苗。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
三、扦插育苗地的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扦插育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并且要求土壤pH值在5.5~7.0之间。同时强调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确保苗床平整且无杂草。这样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芽的良好环境。
四、插穗采集与处理
对于插穗的选择,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材料。插穗长度一般控制在10~15厘米左右,直径0.3~0.5厘米较为理想。采集时需注意保留顶端两片叶子,其余叶片全部摘除以减少水分蒸发。此外,在插穗下端斜切一刀可以增加吸收面积,提高成活率。
五、扦插方法
采用直插法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行距保持在10~15厘米,株距则为5~8厘米。插后轻轻压实周围土壤并浇透水,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遮阴物以保持湿度。
六、田间管理
扦插后需定期检查苗床湿度,保持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当新芽长至5厘米以上时可逐步撤去遮阴物,让幼苗适应光照条件。另外还需及时清除杂草,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施适量肥料促进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标准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以及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保护植株健康。
八、检验规则
成品扦插苗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如茎干粗度、叶片数量等)以及生理指标测定(如根系发育情况)。只有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
九、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藏
合格的巴戟天扦插苗需要按照规定做好标识,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封装,便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并尽量缩短存放时间以保证苗木活力。
综上所述,《巴戟天 插穗与扦插苗》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巴戟天插穗及扦插苗生产流程,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