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山松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华山松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inus armandii by 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204-2015华山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华山松播种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要求,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区域。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在整地时需深翻30厘米以上,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不低于2000公斤。此外,还需设置有效的排灌系统以保证水分供应。
二、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发芽率,种子需要经过严格的预处理。首先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然后用温水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两次。之后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小时,最后晾干备用。
三、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或秋季,具体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采用条播的方式较为适宜,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覆土后轻轻压实并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遮盖物保湿保温。
四、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并进行间苗工作,确保植株间距合理。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次数。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可选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喷洒预防。
五、苗木出圃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通常为10-15厘米)且具有足够的根系发育时即可准备出圃。起苗前一周停止浇水以便于操作,起苗过程中尽量减少根部损伤。运输途中要注意遮荫保湿,避免阳光直射造成失水过多影响成活率。
以上就是对《DB14/T 1204-2015华山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华山松育苗的成功率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