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照明节能管理的总体要求、照明设计、光源与灯具选择、控制方式、能耗监测、运行维护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景观及其他公共设施照明的节能管理。
Title: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Code for Urban Ligh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49-2016《城市照明节能管理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照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总则: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照明设施新建、改建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强调了节能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基本要求:规定了照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合理布局光源、选择高效节能灯具、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等。同时要求照明系统的设计寿命不应低于15年,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照明设施维护:明确了定期检查维护制度,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及时更换损坏部件,保持灯具清洁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此外还提到对于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及时更新替换。
4. 节能措施:提倡使用LED等新型高效光源替代传统高压汞灯或钠灯;鼓励安装自动调节亮度控制系统,在夜间人流量较少时段适当降低照度水平;建议设置独立计量装置以便于统计能耗情况并采取相应优化策略。
5. 安全管理:特别指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作业,所有电气连接处需符合安全规范,并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漏电保护器等。同时强调定期对线路绝缘情况进行测试,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6. 档案记录: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库,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图纸、验收报告、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便于日后查阅参考以及追溯问题根源。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规程》不仅关注到了实际应用中的技术细节,同时也兼顾到了长期规划与发展目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