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时进行物料平衡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Material Balance in Clean Production Audi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46-2016《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物料平衡技术导则》是指导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特别是涉及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明确指出物料平衡分析是清洁生产审核的核心环节之一。
2. 术语和定义
- 物料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输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应等于输出系统的物料总量加上损失量。
- 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系统化的程序识别和评估现有工艺及设备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3. 审核流程
标准规定了从准备阶段到方案实施的完整流程,特别强调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在每个阶段都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物料平衡表编制
- 必须涵盖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所有投入物质;
- 明确列出产品产量、副产品、废弃物等产出情况;
-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数据需采用合理的方法估算,并说明假设条件。
5. 数据分析与评价
要求对物料平衡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投入产出比、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强度等方面。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或行业平均水平来判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找出存在的问题点。
6. 改进建议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技术路线图,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效率、加强管理措施等。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等因素。
7. 报告编写要求
最终形成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应当包含完整的物料平衡表及相关计算过程,确保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此外还应附上必要的图表支持说明。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希望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