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原则、树种选择、施工技术、抚育管理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Biological Firebreak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222-201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建设。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基本要求、树种选择、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等内容。适用于河南省内森林防火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指通过合理配置防火性能好的植物种类,形成能够有效阻隔或减缓森林火灾蔓延的林带。这一定义强调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核心功能在于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达到防火效果。
3. 基本要求:
- 位置选择:应位于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地段,如山脊线、山谷口等。
- 宽度设计:一般宽度不应小于30米,并且要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调整。
- 连续性:要求在规划区域内尽可能保持连贯性,以确保整体防护效能。
4. 树种选择:
- 应选用耐火性强、生长迅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
- 特别推荐使用油松、侧柏等具有较高含水量和低可燃性的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材料。
5. 规划设计:
- 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包括布局形式(如平行式、交叉式)、密度控制等。
- 必须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
6. 施工与养护管理:
-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现有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防止积累过多可燃物。
- 对于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保证林带健康稳定地发挥其防火作用。
以上是对DB41/T 1222-201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森林防火能力,保护自然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