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悬铃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苗木选择与培育、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悬铃木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tan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悬铃木作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树种,其栽培技术规程对确保树木健康生长、提升城市绿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DB41/T 1144-2015《悬铃木栽培技术规程》为悬铃木的栽培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木选择方面,规程强调苗木应具备完整根系,无病虫害,且高度在3米以上,胸径不低于5厘米。这要求种植单位在采购苗木时必须严格把关,确保苗木质量,避免因苗木问题影响后续生长。
其次,关于栽植技术,规程指出栽植深度应以原土印为准,即苗木栽植后原种植线与地面持平。同时要求栽植时要分层夯实土壤,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防止因栽植过深或过浅导致的生长不良。
在日常管理中,规程特别提到定期修剪的重要性。修剪时应去除病虫枝、枯死枝和交叉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此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促进树木健康成长。
另外,规程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措施。种植单位需定期检查树木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
最后,规程提倡科学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悬铃木的生长环境、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树木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以上是DB41/T 1144-2015《悬铃木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悬铃木栽培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