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残体堆肥的术语和定义、堆肥原料要求、堆肥工艺流程、操作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及堆肥产品的使用。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蔬菜残体堆肥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Agricultural Clean Production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egetable Residue Compo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27-2016《农业清洁生产 蔬菜残体堆肥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蔬菜残体堆肥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堆肥原料选择
标准指出,堆肥原料应以蔬菜残体为主,包括废弃的根、茎、叶等部分。要求这些原料新鲜、无病虫害且不含重金属污染物。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最终堆肥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土壤污染或作物受害。
堆肥设施建设
对于堆肥设施的要求,标准强调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排水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还能有效防止因湿度过高引起的腐烂现象。同时,还要求堆肥场地远离水源地和居民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酵过程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监控指标。标准建议保持堆体内部温度在50°C至70°C之间持续至少7天,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此外,还需定期翻堆以保证氧气供应均匀,促进微生物活动。
成品质量检测
成品堆肥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氮磷钾比例以及pH值等方面。根据标准,合格的堆肥产品其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40%,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低于5%,并且pH值应在6.5到8.5之间。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堆肥作为肥料使用的有效性。
通过遵循以上关键条款,可以有效地利用蔬菜残体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料,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