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喷灌圈燕麦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采用喷灌圈进行燕麦高产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Oats in Sprinkler Irrigation Circles in the North Slope of Yinshan Mountain,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燕麦种植。为了规范该地区的燕麦高产栽培技术,DB15/T 1015-2016《内蒙古阴山北麓喷灌圈燕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这一地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种子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子的选择应当以纯度高、发芽率强且无病虫害为原则。具体要求是种子的纯度不得低于98%,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对于种子处理,建议采用机械清选结合化学药剂拌种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播种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障燕麦的健康生长。
播种时间与密度
根据阴山北麓地区的气候特点,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此时气温逐渐回暖,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关于播种密度,推荐每亩播种量在10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20到30厘米之间。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实现增产目标。
肥水管理
肥料施用方面,标准强调基肥的重要性,提倡使用有机肥作为主要来源,并适当补充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需根据苗情适时调整,通常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进行一次追肥。水分管理上,喷灌系统被列为首选灌溉方式,它能够精确控制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干旱或雨季来临前做好相应的灌溉或排水准备。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燕麦产量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提出,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例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选用抗病品种,降低发病几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则需立即采取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作业。此外,还鼓励开展生物防治实验研究,寻找更加环保高效的防治手段。
收获与储存
当燕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鼠咬等事项,确保储藏环境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燕麦品质。
以上就是基于DB15/T 1015-2016《内蒙古阴山北麓喷灌圈燕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相信能够在阴山北麓地区取得更好的燕麦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