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引黄灌区井渠结合滴灌工程的术语和定义、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及效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引黄灌区内采用井渠结合滴灌技术的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评价。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Well-Canal Combined Drip Irrigation Engineering in Yellow River Diversion Irriga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030-2016引黄灌区井渠结合滴灌工程技术导则》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引黄灌区井渠结合滴灌工程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系统设计原则
标准要求滴灌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确保灌溉均匀度达到85%以上。这表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合理选择滴灌设备和布置方式。
2. 水源与水质要求
规定了水源的选择应优先采用黄河水,并对水质提出了具体要求:pH值应在6.5至8.5之间,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50mg/L。这一要求旨在保护灌溉系统的长期运行稳定性,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管道堵塞或设备损坏。
3. 管道布置与连接
强调主干管应沿地势较高处布置,支管则应垂直于主干管铺设。所有管道连接处均需使用专用配件密封良好,防止漏水现象发生。此外还指出,在穿越道路等障碍物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过滤装置配置
明确规定每个灌区至少配备一台过滤器,并且过滤精度不得低于120目。同时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增设二级过滤设施以提高净化效果。这对于保障滴头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5. 自动控制功能
提倡安装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监测仪表实现自动化管理。当系统内任何一点的压力超出设定范围时能够自动报警并调整供水量。这种智能化手段可以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提升整体效率。
6. 维护保养指南
最后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日常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清洗过滤网、检查各部件是否松动以及记录每次使用的数据等。通过这些措施可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保持最佳性能状态。
以上内容只是对《DB15/T 1030-2016》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需要深入学习掌握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