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电解液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自动电位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铜电解液中氯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opper Electrolyte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79-2015规定了铜电解液中氯含量测定的自动电位滴定法。该标准适用于铜电解液中氯含量的测定,其测定范围为0.01mg/L至10mg/L。
标准中要求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量,仪器需配备玻璃-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作为指示电极。在开始实验前,需确保电极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按照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校准。
样品处理部分,取样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滴定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通常情况下,取样体积应在50mL左右。同时,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操作,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
滴定过程中,应以硝酸银溶液作为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速度要适中,过快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当观察到电位发生突跃时,即为滴定终点。记录下此时消耗的标准滴定溶液体积V。
计算公式为:X=(V*C*35.45)/m。其中X表示样品中氯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V表示滴定时消耗的标准硝酸银溶液体积单位为mL;C表示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m表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实验室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外部条件,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