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施工中坡面防护与支挡工程的标准化要求、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坡面防护与支挡工程施工与管理。
Title:Highway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Guidelines - Slope Protection and Retain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57-2015《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坡面防护与支挡工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和支挡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坡面防护工程
1. 植物防护:第5.1.2条规定,植物防护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施工时需确保土壤湿度适宜,种植后应及时浇水养护,保证成活率不低于95%。
2. 混凝土网格防护:第5.2.3条规定,混凝土网格的厚度不应小于8cm,网格间距不宜大于20cm×20cm。网格内应填充种植土并种植植被,以增强防护效果。
二、支挡工程
1. 锚杆框架梁:第6.1.4条规定,锚杆倾角宜控制在10°~35°之间,锚杆长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且需设置泄水孔,间距一般为2m~3m。
2. 抗滑桩:第6.2.5条规定,抗滑桩间距应根据滑坡推力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6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在桩顶设置冠梁,冠梁宽度不小于桩径。
三、施工质量控制
1. 材料检验:第7.1.1条规定,所有用于坡面防护与支挡工程的材料均需进行进场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材、砂石等,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施工监测:第7.2.3条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边坡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有关坡面防护与支挡工程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了简要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