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北地区公路粉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淮北地区各级公路粉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
Title: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Road Powdery Soil Subgrade in Huaibei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59-2015《淮北地区公路粉土路基设计施工指南》是针对淮北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一级、二级及三级公路粉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标准首次明确了粉土的定义:粒径大于0.075mm颗粒占总质量50%以上,且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体。
二、粉土特性分析
标准指出淮北地区粉土具有高孔隙比、低强度、易液化等特性。特别是在饱和状态下,粉土的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容易发生侧向变形。因此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湿陷性和触变性。
三、路基设计要点
1. 路基宽度应根据公路等级确定,同时预留拓宽空间。对于粉土路基,建议路基宽度较常规值增加1-2米。
2. 路基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6米。超过此限值时需采取特殊加固措施。
3. 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推荐采用复合式排水结构,包括横向盲沟和纵向排水管。
四、施工工艺要求
1. 清表厚度不得少于30厘米,清除表层松散粉土,确保下部土体稳定。
2. 分层填筑时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最大不得超过40厘米。
3. 压实度要求达到重型击实试验法规定的95%以上。对于粉土路基,建议采用振动碾压设备进行压实。
4.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土工格栅或塑料排水板等加筋材料增强路基稳定性。
五、质量检验标准
1. 路基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2000平方米抽检一次。
2. 粉土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3. 路基沉降观测周期为每半月一次,累计沉降量不得超过设计值的80%。
六、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建议使用洒水车定期洒水。同时注意保护沿线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高边坡作业时必须搭建脚手架或使用安全带。
3. 夜间施工需保证照明充足,避免事故发生。
八、后期维护管理
路基建成后需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沉陷等问题。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立完整的养护档案。
九、附录内容
附录部分提供了粉土物理力学性质参考数据表、典型路基断面图以及常用施工机械参数表等实用资料,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DB34/T 2559-2015标准充分考虑了淮北地区粉土的特殊性质,在路基设计与施工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对于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