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茶种养小区的选址、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种养结合模式、管理要求及环境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采用猪-茶种养结合模式的循环农业小区的建设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ig-Tea Integrated Farming Zone in Circular Agri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70-2016《循环农业模式 猪-茶种养小区建设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猪-茶种养结合模式的规范化建设。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5.1 场址选择
猪-茶种养小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土壤要求无重金属污染,水源需满足GB 5749的要求。此条强调了环境安全对养殖业的重要性,避免选址在低洼易涝区或靠近工业区,确保养殖和种植的生态安全。
5.2 规划布局
小区内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等,并保持适当距离以减少相互干扰。茶园区与养殖区之间应设置隔离带,既可作为缓冲区又便于日常管理。合理的规划布局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养殖设施与设备
6.1 养殖舍设计
猪舍应采用全漏缝地板结构,配备自动饮水系统及温控装置。通风系统需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氨气积聚。这一规定突出了现代规模化养殖中对动物福利的关注,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提升生猪健康水平。
6.2 饲料储存设施
饲料仓库应密封防潮,并定期清理消毒。饲料加工设备应具备除尘功能,防止粉尘污染周边环境。饲料储存与加工环节的严格控制可以有效保障饲料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因饲料浪费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种植技术与管理
7.1 茶树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优先考虑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科学选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能够更好地适应循环农业体系下的特殊需求。
7.2 施肥管理
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如沼液、堆肥等代替化肥,但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处理后才能施用。施肥量依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或地下水富营养化。这体现了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再利用。
环境保护措施
8.1 粪污处理
建立完善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系统,推荐采用厌氧发酵技术生产生物天然气或有机肥。该措施不仅解决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问题,还创造了额外的经济价值。
8.2 噪声防控
采取隔音墙、绿化带等方式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良好的噪声控制有助于维护社区和谐,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循环农业模式 猪-茶种养小区建设规范》从多个角度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案,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