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赏桂花育苗的场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观赏桂花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Ornamental Osmanth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22-2015观赏桂花育苗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观赏桂花育苗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种苗选择,标准指出种苗应来源于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母树。具体来说,母树需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长,树龄适宜且未遭受过严重病虫害侵袭。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苗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较强的抗逆性,为后续培育出高质量的观赏桂花奠定基础。
在播种育苗环节,标准强调基质要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并且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例如,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半小时以杀灭表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同时,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种子直径的2至3倍之间,这样既能保证种子顺利萌发又能避免覆土过厚影响出苗率。
对于扦插育苗,标准推荐使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保持在8到10厘米左右,保留顶部2-3片叶子。插穗剪好后要立即插入准备好的基质中,基质以珍珠岩与泥炭土按1:1比例混合为佳。扦插完成后需及时浇透水并搭建遮阳网,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温度维持在20℃至25℃范围内。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幼苗期管理,包括适时追肥、定期除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追肥时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后期逐渐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增强植株抗性。而病虫害防治则要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确保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内容体现了该标准在观赏桂花育苗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和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