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疫措施及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12-2015《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预防措施
1. 疫苗接种
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未发病地区的羊群,建议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疫苗接种;而对于疫区或受威胁区域,则需加强免疫频次,并在必要时开展紧急免疫。
2. 卫生管理
养殖场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圈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特别强调在引进新羊只前必须隔离观察至少30天,确保无疾病传播风险后方可混群饲养。
二、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检查
注意观察羊只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同时检查口腔黏膜是否发绀以及胸部听诊有无啰音等体征。
2. 实验室检测
包括细菌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如ELISA)及分子生物学检测(PCR)。这些手段可以帮助准确判断病原类型及其感染程度。
三、治疗方案
1. 药物使用
推荐使用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注射液等进行治疗,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给药,并注意休药期管理以保证食品安全。
2. 支持疗法
对重症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补液等辅助治疗措施来改善其生理状态直至康复。
四、应急处置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并采取封锁隔离措施防止扩散。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发病场点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洗消毒工作直至达到无害化标准为止。
以上内容基于DB34/T 2512-2015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