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公园的选址、规划、设计、设施配置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乡村公园的规划与设计。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Rural Park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乡村公园设计技术规程》(DB35/T 1540-2015)是福建省针对乡村公园建设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乡村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乡村公园的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乡村公园设计工作。它涵盖了从选址到设施配置等多个环节,为设计师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二、基本规定
1. 乡村公园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文化特色和社会需求进行规划设计,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2. 公园规模应根据服务人口数量确定,一般每千人不少于0.5公顷。
3. 设计时需考虑无障碍通行设施,确保特殊人群能够方便使用。
三、规划布局
1. 功能分区:乡村公园通常包括休闲娱乐区、体育健身区、儿童活动区等主要功能区域,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2. 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注重美学效果,营造舒适宜人的户外环境。
3. 绿化配置: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形成四季有景可赏的良好景观效果。
四、设施建设
1. 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放点。
2. 公共厕所:位置布局要科学合理,便于游客使用。
3. 座椅休息设施: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座椅供游客休憩。
4. 标识系统:包括导览图、指示牌等内容,帮助游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五、安全防护
1. 设置必要的围栏、护坡等安全措施。
2. 在危险地段安装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 定期检查维护游乐设施确保其安全性。
六、环境保护
1.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破坏。
2. 建成后加强对绿地的养护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3. 鼓励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手段降低资源消耗。
七、后期维护
1. 制定详细的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爱护公共设施意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乡村公园设计技术规程》不仅关注了硬件方面的建设,还特别强调了软件层面如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这对于保证乡村公园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