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的术语和定义、数据采集范围、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记录与计算以及数据报告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水泥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数据采集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olle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for 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技术规范》(DB35/T 1539-2015)是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水泥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数据采集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数据采集的对象应包括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主要耗能设备和系统。这不仅限于生产设备如磨机、窑炉等,还包括辅助设施如冷却水系统、除尘装置等。通过全面覆盖这些环节,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整个生产流程中的能耗情况。
数据采集周期与频率
为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标准建议将数据采集周期设定为一个月,并且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数据记录。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更高频次监测的关键参数,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采集频率。
数据记录方式
在数据记录方面,标准提倡采用自动化仪表自动采集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为误差,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允许手工抄表作为补充手段,在遇到设备故障或网络中断时使用。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确保所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应当及时进行整理、校核并归档保存。此外,还应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能耗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依据。特别是对异常波动较大的数据点,需深入调查原因,必要时可邀请专业机构协助诊断。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为保障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强调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重要性。企业应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并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一旦发现计量器具存在偏差或损坏,应及时更换维修,避免因错误信息误导决策。
培训与考核机制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参与数据采集工作的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大家积极参与节能降耗活动。
综上所述,《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技术规范》(DB35/T 1539-2015)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水泥行业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企业和管理者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的核心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