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草龟幼龟培育的场地选择与建设、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草龟幼龟的人工培育和相关技术指导。
Title: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Juvenile Chinese Three-Striped Box Turtl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477-2015中华草龟幼龟培育操作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中华草龟幼龟的培育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要求培育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具体来说,水温应控制在20℃至3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幼龟健康成长,避免因极端气候导致的生长停滞或疾病发生。
2. 饲料管理:幼龟的日粮组成需多样化且营养均衡。标准建议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鱼、虾、螺等,辅以植物性饲料如蔬菜叶、瓜果类。同时强调定期更换饲料种类,防止挑食现象,并注意投喂量,一般为幼龟体重的5%-10%,分早晚两次投喂。
3. 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清洁饲养池和更换水质,保持池底无杂物;观察幼龟活动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措施;合理安排光照时间,自然光照与人工补光相结合,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的有效光照。
4. 疾病防控: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患病个体,立即隔离治疗,不得随意丢弃病死龟体,以免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5. 记录保存:所有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都应当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进苗情况、饲料消耗量、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健康状况等信息,便于后续追溯查询及经验总结。
通过遵循以上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中华草龟幼龟的成活率与质量水平,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