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中块石路基的建设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ubble Embankment in Permafrost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86-2016《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青藏高原等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路基设计要求
条文:5.1.1
多年冻土区的块石路基设计应充分考虑冻土的热稳定性,确保路基在施工和运营期间不发生永久性融化。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冻土保护的重要性。设计时需要采用保温措施,如设置碎石护坡、铺设隔热材料等,以减少外界热量对冻土的影响。同时,路基高度应根据冻土层厚度合理确定,避免因路基过低导致冻土融化。
2. 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
条文:6.2.3
块石材料的选择应符合Dmax≥400mm的要求,并且块石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
解读
此条明确了块石材料的技术指标。大尺寸的块石可以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有效防止水分积聚,而较高的强度等级则能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施工时需严格控制块石的大小和质量,确保每层铺设均匀且紧密。
3. 热防护措施
条文:7.1.2
在路基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碎石护坡,并在其下铺设一层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隔热层。
解读
碎石护坡不仅能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还能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而隔热层的使用则是为了隔绝外界热量直接传导至冻土层,从而维持冻土的低温状态。这种组合措施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4. 沉降观测与维护
条文:8.3.1
路基建成后应立即开展沉降观测工作,观测频率至少为每月一次,直至沉降趋于稳定。
解读
沉降观测是评估路基长期性能的重要手段。由于多年冻土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路基可能会经历较大的初期沉降。定期监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加固或调整措施,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上是对DB63T 1486-2016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这些规定旨在指导工程人员科学合理地进行多年冻土区的道路建设,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