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多年冻土区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中采用热棒加固路基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adbed Construction with Thermosyphons in Permafrost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89-2016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技术规范》是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施工及维护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2 热棒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路基宽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但不宜大于10m。此条文明确了热棒布置的基本原则,强调了间距控制在10米以内的重要性,这是为了确保热棒能够有效传递热量,维持冻土的稳定性。
5.2.3 热棒埋设深度应达到多年冻土上限以下至少1.5m,并且热棒顶部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5m。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热棒能够深入到稳定的冻土层中,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地表水影响热棒的工作效能。
6.1.1 路基填筑材料宜选用透水性好的砂砾石或碎石等粗粒料,且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0mm。该条款要求选择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填料,防止水分积聚导致冻土融化,同时限制最大粒径有助于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7.3.2 冬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热棒表面结冰堵塞,影响其正常工作。本条文特别关注冬季施工期间的保护措施,提醒施工单位要定期检查并清理热棒表面可能产生的冰霜,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结合具体工程条件灵活调整方案,确保路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