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种的生产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桑蚕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Silkmoth Seed -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907-2015《桑蚕种》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桑蚕种的生产、检验、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桑蚕种的生产与经营。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对象,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基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等。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桑蚕种”、“催青”、“冷藏”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桑蚕种”是指用于繁殖桑蚕的卵或幼虫,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概念的理解。
4. 技术要求
- 质量指标:包括桑蚕种的孵化率、健康状况等具体指标。例如,一级蚕种的孵化率应不低于90%,二级蚕种不低于85%。
- 卫生要求:要求生产环境必须清洁卫生,防止病原体传播。这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也保护了养殖人员的安全。
5. 生产过程控制
标准对桑蚕种的生产流程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
- 催青管理:规定了催青室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以保证最佳孵化效果。
- 冷藏保存:明确了冷藏室的温度范围(通常为1℃~5℃),以及定期检查制度。
6. 检验方法
对于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做出了详细说明,比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法来评估蚕种的健康状态,采用称重法测定重量是否符合标准。
7. 标志、标签和包装
要求每批产品都需附带清晰的标志和标签,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单位等信息,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以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害。
8. 运输与贮存
在运输环节强调要避免剧烈震动,并且要注意遮阳防雨;在贮存时除了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外,还需定期通风换气以防霉变。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桑蚕种》标准从各个方面规范了桑蚕种的质量管理和操作流程,对于促进安徽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桑蚕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