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几内亚凤仙盆花设施温室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基质、种苗选择、定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几内亚凤仙盆花在设施温室中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Production of New Guinea Impatiens Potted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几内亚凤仙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花卉,其在设施温室中的高效栽培对于提升花卉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65/T 3866-2016 新几内亚凤仙盆花设施温室生产技术规程》为这种花卉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规程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控制方面,规程明确指出温室内的温度应维持在白天20℃至25℃,夜间保持在15℃至18℃之间。这一温控范围能够有效促进新几内亚凤仙的健康生长,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导致植株发育不良或病害发生。同时,空气相对湿度需控制在70%左右,过高会导致叶片病害,过低则影响花朵的正常开放。
其次,光照管理是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规程建议采用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强度,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应确保光照强度不超过4万勒克斯,以防止强光灼伤叶片。此外,还需定期清洁棚膜,提高透光率,保证植物获得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再次,灌溉与施肥技术同样不容忽视。规程强调要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精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施肥方面,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每月施用一次稀释后的液体肥料,主要成分为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料,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规程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定期检查植株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等手段,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是对《DB65/T 3866-2016 新几内亚凤仙盆花设施温室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条款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显著提高新几内亚凤仙盆花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