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鸽养殖的场址选择、鸽舍建设、种鸽引进、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肉鸽的规模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igeon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鸽养殖技术规范》(DB11/T 1329-2016)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鸽的养殖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标准指出,肉鸽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设。这主要是为了确保鸽舍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病菌滋生,从而为肉鸽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 饲养管理:标准强调了饲料的质量控制,要求使用无霉变、无污染的全价配合饲料,并且要根据肉鸽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此外,还规定了饮水供应必须清洁卫生,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洗消毒。
3. 疾病防控:对于疾病的预防,标准提出了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对鸽舍内外进行清扫和消毒,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及时隔离患病个体等措施。同时,禁止使用违禁药物,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4. 生产记录:要求养殖者详细记录肉鸽从孵化到出栏整个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如喂料量、饮水量、体重变化、免疫接种情况等。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还能为后续改进养殖技术提供依据。
5. 屠宰加工:在屠宰环节,标准明确了操作规程,比如宰前需停食静养一定时间,保证肉质鲜嫩;屠宰过程中要保持工具清洁,防止交叉污染;产品包装时应注意标识清晰准确等内容。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肉鸽养殖的整体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