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在能源管理、用能设备、建筑节能、能耗监测及评价等方面的合理用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各类高等学校的能源使用与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Rational Energy Use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等学校合理用能指南》(DB11/T 1334-2016)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高校节能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标准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以及管理制度。重点强调应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能源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和评估。
2. 建筑节能改造
对于既有建筑,标准提倡实施节能改造措施,如外墙保温、门窗密封性提升及高效照明系统的安装。特别指出新建建筑需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施工,确保建筑能耗水平低于国家现行标准限值。
3. 供暖与空调系统优化
要求对供暖和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倡采用变频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效率。同时,建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室内温度设定值,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4. 节水措施
鼓励高校采取多种节水手段,例如使用节水型器具、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循环冷却水处理装置。此外还应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定期监测各用水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等问题。
5. 可再生能源应用
提倡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光伏发电站或者小型风力发电设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化石燃料消耗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6. 节能意识培养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对师生员工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讲座、竞赛等形式增强大家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