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评定的基本要求、评定内容、评定方法和评定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促进工作评定。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ealth-Promoting School Evaluation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25-2016《健康促进学校评定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要求、评定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基本要求中,强调学校应建立由校长负责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这意味着学校管理层需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全校范围内的健康相关事务。这一体系能够确保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评定指标体系分为组织管理、校园环境、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四个一级指标。其中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的健康管理制度并定期评估改进;校园环境涉及安全设施、卫生条件等,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符合健康标准;健康服务涵盖医疗服务、心理辅导等内容,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专业支持;健康教育则关注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在评定方法上采用百分制评分方式,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每项指标都有具体的评分细则。例如,在健康教育这一指标下,要求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时不少于规定课时,并且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急救技能培训等。这些具体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特殊群体如残疾儿童、寄宿生等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比如为视力障碍学生提供盲文教材或者语音辅助设备;对寄宿生加强饮食营养指导以及晚间休息管理等。
总之,《健康促进学校评定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学校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它不仅限定了学校应当达到的具体标准而且也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路径使得学校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健康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