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
Title:Technical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Risk in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1316-201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风险识别与评估
- 根据该规范,项目启动初期就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工作。这包括对地质条件、水文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的详细调查。对于每一个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都要记录在案,并且要定期更新这些信息以确保其准确性。
2. 应急预案制定
- 在应急响应方面,规定了必须提前准备好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预案内容应当涵盖各种潜在危险源及其应对策略,并且需要经过多次演练来验证其可行性。
3. 监测系统建设
- 对于地下结构物而言,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至关重要。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安装必要的传感器和仪器设备来实时监控围岩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同时还需要设置预警机制,在发现异常数据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问题。
4. 人员培训与教育
- 强调了对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技术人员,还包括普通工人在内的每位成员都应该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5. 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要持续关注材料的质量状态,防止因劣质产品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以上几点只是整个规范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但它们构成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框架。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条款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也保护了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