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拌砂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要求、设计、生产、运输、储存、施工及质量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建设工程中预拌砂浆的应用。
Title:Code fo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Ready-mixed Morta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96-2016《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6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预拌砂浆的生产、运输、储存、施工和验收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工程质量,推动绿色建材的应用。
重点解读如下条款: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预拌砂浆、干混砂浆、湿拌砂浆等概念。特别强调了湿拌砂浆需在现场加水搅拌后使用,而干混砂浆则是在施工现场加水或其它液体后使用。
2. 原材料要求:规定了水泥应符合GB175的要求,砂子粒径宜为0.315mm~5.00mm,并且含泥量不得超过3%。外加剂的选择要依据产品说明书,并且要经过试验验证其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配合比设计:指出配合比设计时要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确保砂浆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强度。对于特殊用途的砂浆还应该做专门的设计。
4. 生产控制: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成品出厂检验等内容。同时,生产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运输与储存:湿拌砂浆应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到达工地后应尽快使用完毕;干混砂浆则要注意防潮措施,防止受潮结块影响正常使用。
6. 施工工艺: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技术要点,比如基层处理、抹灰厚度控制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保温保湿,夏季高温天气下则要加强养护。
7. 验收标准:明确了验收时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取样检测等方面。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以上只是部分重要内容的简单介绍,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希望上述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