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管花肉苁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寄主植物选择与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管花肉苁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istanche Tubulosa Herb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713-2016 药材管花肉苁蓉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管花肉苁蓉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为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管花肉苁蓉的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800米至1400米之间,土壤类型以沙质壤土或轻壤土为佳,pH值应在7.5~8.5范围内。此外,要求种植区域年降水量不少于100毫米,且地下水位适中,不宜过高。
二、种源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种源的选择至关重要。规定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或人工栽培管花肉苁蓉作为种源。种源采集后需经过清洗、晾晒等预处理步骤,确保种子活力。同时,建议采用层积法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三、田间管理要点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包括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00株左右;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定期除草松土,防止杂草竞争养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追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针对管花肉苁蓉可能遇到的主要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倡采用物理、生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通过轮作换茬减少病原菌积累;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五、采收加工规范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挖。采收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地下部分不受损伤,并及时去除泥土杂质。对于加工环节,则要求将新鲜药材摊晾至半干状态后再进行烘干处理,最终成品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
以上内容是《DB65/T 2713-2016 药材管花肉苁蓉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条款及其详细解读。遵循这些技术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管花肉苁蓉的品质,还能保障其可持续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