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电梯安全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在用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
Title:Safety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Service Elev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621-2016《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在用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该标准适用于对在用电梯进行定期安全评估,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评估机构要求
评估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具体包括: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必要的检测设备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这确保了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机构不达标而导致评估结果失实。
5.1 安全性能评估内容
安全性能评估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电气系统:检查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 机械系统:重点检查曳引机、制动器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 控制系统:验证控制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包括紧急停止装置的有效性。
- 安全保护装置:如门锁装置、超载保护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
6.2 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测量和功能测试。其中:
- 目视检查:直观地观察电梯各部分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或异常。
- 仪器测量:使用专业工具对电梯的关键参数(如速度、噪音水平)进行精确测量。
- 功能测试:模拟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操作,检验电梯的功能响应情况。
7.3 评估报告编写
评估报告应当详尽记录评估过程中的发现,并给出明确的结论。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 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 使用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
- 发现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 改进建议和措施
8.1 整改要求
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使用单位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需重新申请复评,直至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止。这一环节强调了闭环管理的重要性,有助于持续提升电梯的安全水平。
以上是对DB12/T 621-2016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电梯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