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政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的技术要求、工艺参数、设备要求、运行管理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相关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ludge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01-2015 市政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市政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的定义为:在温度高于水的临界点(374.15℃)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22.05MPa)条件下,利用超临界水作为反应介质和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处理的核心原理和技术条件。
其次,在工艺流程部分,规程要求处理过程应包括污泥预处理、超临界反应、产物分离和废水处理四个主要步骤。其中,污泥预处理需确保污泥粒径小于1mm,含水率低于80%。超临界反应阶段需控制反应温度在400℃至600℃之间,压力在25MPa至30MPa之间,并保持反应时间为10至30分钟。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再者,在设备要求方面,规程强调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特别是对于高压容器的安全设计和制造有严格规定。设备内部材质需选用耐腐蚀材料,如哈氏合金或钛合金,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在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部分,规程指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均需达标排放。特别提到尾气中可能含有少量氮氧化物和硫化物,需要通过专用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同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以上是对《DB13/T 2301-2015 市政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规程》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应用该规程有所帮助。